近日,由淮北礦業股份有限公司和安徽省煤炭科學研究院共同起草的地方標準《煤泥樣人工采取和制備方法》正式獲準發布并于2020年9月3日開始實施,標準號為DB34/T3692-2020。

煤泥主要是粒度在0.5mm以下的煤炭洗選副產品,具有水灰含量高、粘性大、難以摻混等特點。過去,由于沒有專門的煤泥采樣技術規范,所以采制樣誤差引起的貿易糾紛往往難以處置。自2018年7月起,淮北礦業股份有限公司與安徽省煤炭科學研究院聯合研發煤泥樣采取和制備方法并成立標準制訂工作組。工作組對樣品采取、制備摻和、準確縮分等關鍵技術進行了深入探索。根據煤泥采制樣的特點,針對不同品種不同性質的煤泥樣品,在兩淮礦區對30萬噸煤泥進行了實地采制樣方法驗證、比對,優化得出科學的采樣布點方式、子樣質量、制樣方法。同時,結合采制樣需要,工作組開發了新型工器具,已獲9項專利授權。

在標準制定過程中,工作組收集了相關文獻資料、政策文件、標準和數據,在遵循科學、實用、先進和規范性原則的基礎上,規定了標準的術語和定義、基本原則、采樣、樣品制備、精密度核驗等。
該標準適用于煤泥采制樣,對采制樣全流程各項程序進行了規范性要求。標準的實施,對減少煤泥檢驗誤差、指導和約束各方科學合理的開展煤泥樣品的檢驗工作、有效促進煤泥交易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責編 梁尚文)